云橇•制能在线___数字协同共享平台
              CloudSurfer Board of Trade for Manufacturing
产品搜索
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先生

电 话:15045010723

邮 箱:cbtm2025@163.com

地 址:哈尔滨市道外区桦树街176号数字经济产业园416


《机械工程学报》“制造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服务技术”专栏征稿

《机械工程学报》“制造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服务技术”专栏征稿

原创 2016-11-29 新媒体部 机械工程学报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智能制造是将信息技术、服务理念、控制模型等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制造业革命和创新发展。如德国提出的“工业4.0(Industry 4.0)”战略,其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智能生产模式,实现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中国制造2025》明确要求要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作为被美国商业周刊和麻省理工(MIT)技术评论分别列为21世纪最有影响的21项技术和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的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其目标是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达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与管理。


近年来,随着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及新兴云计算、物联网的迅猛发展,制造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服务技术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有力地推动着制造系统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更驱动着未来制造模式的创新。制造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双重关注。制造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服务技术将驱动生产管理与过程控制呈现出新的转变:生产与物流由传统的独立运作向集成联动转变;驱动方式由能量驱动向信息驱动转变;响应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过程控制由粗放向精确转变;决策方式由经验和计划向知识和实时协商转变等,进而驱动着制造系统达到主动感知扰动、科学处理异常、敏捷响应变化和智能组织协调。


为把握国内外制造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服务技术的最新学术及技术动态,吸引更多高质量的优秀学术成果,促进该领域的学术发展与产业应用,《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与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物联制造系统实验室协力策划制造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服务技术专栏,由张映锋教授受邀作为本次专栏的客座主编,希望能以此推动广大制造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服务技术工作者的学术交流,最终为本领域专家提供长期稳定的交流平台。


拟按以下方向邀请专家撰写制造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服务技术学术论文:

1. 智能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服务综述

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工厂

3. 面向制造物联网的多源制造数据感知

4. 生产质量在线控制方法与技术

5. 制造物联大数据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6. 制造执行过程智能管控技术与服务

7. 制造系统实时性能分析与预测服务

8. 其他


征文要求

制造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服务技术专栏论文要求

(1) 内容要求:论文要反映制造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服务技术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内容丰富,对同行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 格式要求:符合《机械工程学报》中文版格式要求,请使用学报网站上(www.cjmenet.com.cn)的投稿模板,论文篇幅不限。

(3) 论文提交:请将论文投到《机械工程学报》网站的投稿系统,在计划栏目中选择“制造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服务技术专栏”


截止日期 :论文全文提交的截止日期为2017年6月30日

论文版面费:按《机械工程学报》中文版的版面费标准收取。

联系人张强

电话010-88379891

E-mail: cjmezhang@126.com

如有未尽事宜,欢迎来电咨询。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物联制造系统实验室

《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

2016年11月29日